奏响“和谐”主旋律 把握新的“生长点”


    高校工会是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密切联系教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在调节各种利益关系中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工会的属性和职能意味着,在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应该并且有条件和可能发挥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校加快内涵建设之际,结合工会的实际情况,学习、领会并认真贯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念,从而把握工会工作新的“生长点”, 更好地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 
一、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本质要求,也是工会实际工作中必须落实的重要原则。作为高校工会会员的广大教职员工,是物质、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良好的工作氛围,和谐的人文环境,即是广大会员的共同心愿,也是实现发展目标的环境基础和重要保证。
反之,如果没有和谐的氛围,弘扬大局意识、倡导团队精神,难免成为空话;意志和智慧的集中,积极性和潜能的调动,难度就会加大;朝着即定目标共同奋斗的“心理预期”也就难以实现。
   显然,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现实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高度重视构建和谐校园的战略意义。
二、要清醒认识发展离不开和谐
(一)铸造团队精神,提升综合竞争力需要和谐
    竞争优势的发掘、发挥,取决于有无团队精神及其品位,“凝聚力”和“忠诚度”是团队精神的核心,是有机的统一体,彼此相互作用。“家和万事兴”,以和谐为要,凝聚力就会增强,忠诚度就会提高。贯彻管理者意志的响应性、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支撑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旦形成合力,综合竞争力无疑将得到提升。
    此外,综合竞争力由软实力和硬实力组合构成。在一定条件下硬实力还要靠软实力来支撑。学校办学教师是主体,他们的管理水平、诚信和道德水准、形象和敬业精神、价值理念等软实力,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是学校提升教学水平, 加速内涵建设,参与竞争不可或缺的砝码。增强综合竞争能力,不仅需要潜心思考,运筹帷幄,充分整合全体成员的精神力量;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广大会员在这个氛围中去思考、理解、感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通过和谐使校园的内在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和对外影响力得到发展。
(二) 培育共同价值观需要和谐
   形成共存共荣利益观是单位成功运作的理念基础,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和认同需要上下共同悉心培育。要形成以互信互利互助互求的和谐的机制,构建尊重会员、尊重个性、尊重创造的和谐氛围。信守“公平、公正”,在良性机制下机会平等、公平竞争,通过公平竞争获得个体的利益,最终实现单位和个人的共同发展。 
(三)进行改革需要和谐
   对照发展要求,深化改革任重道远,改革必将涉及各方面的利益调整。能否形成以改革为动力的共识,需要在改革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把构建和谐校园与贯彻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同步思考,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坚定不移始终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抓手。
三、努力探索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
   工会在和谐校园建设中承担着重大的使命,要在党委领导和上级工会指导下,遵循民主法治原则,积极探索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
(一)牢固树立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的理念
   发展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物质基础。 搞改革谋发展,需不断深化对发展本质的认识,掌握、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的发展要求。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始终坚持发展的主题,宣传和引导广大会员树立大局意识和双赢观念,促成、建立、完善同向和共享的机制,在发展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坚持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并举
   和谐校园是充满活力的,活力主要来自成员、机构和机制的有效作用。要坚持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协商沟通机制建设两者并举,优势互补,激活有利于“建设和谐校园”的制度和机制。
第一,认真学习和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有关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的:“要通过广泛发扬民主,拓宽反映社情民意的渠道,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结合校情加以贯彻落实。
第二、充分发挥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二级教代会的作用,严格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保障教职工代表听取、审议、评议和决定的权利,要加强教职工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建设,调度所有的聪明和智慧,为发展献计献策。
第三、营造良好的协商沟通文化,把发展的难点,大家关心的热点,作为协商沟通的重点。通过协商沟通,让广大会员明家底,明形势,明责任,鼓干劲。
第四、构筑诸如“金点子大赛”、“听证”“咨询”“对话”等活动平台;试行“创建满意校园”活动等等。通过搭建活动平台、创设有效载体,逐步形成惯例和“共识”,催生协商沟通文化和机制,使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促进发展的助推剂。
(三)充分发挥优势,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和谐的人文环境还表现为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作为超越体制和制度时运用的一种手段,它是一种氛围,一个好的文化的魅力在于“感动人”,从而影响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只有感动人的文化,才能激励人,凝聚人。感动人的方式有多种,工会具有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传统。工会要坚持为会员办好事,办实事,解难题,消忧患,尤其要关心和帮助困难和弱势群体,探寻有效的人性化工作途径和方法。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构建和谐校园是一个渐进的累积过程。工会要借被授予“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的东风,趁势鼓劲,加强自身建设,在党委的领导下,根据自身特点、优势和职能,“念、唱、做、打”。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履行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对会员要心真情切,脚踏实地做工作、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怎样充实和赋予“教工之家”新的内涵;其次,重视工会工作理论研究,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比如:如何以制度、机制来保证利益诉求顺畅表达和有效协调;第三,提高处置利益冲突的本领,在涉及会员切身利益的重要环节的领域,在坚持以和谐求稳定,以和谐求发展的同时,体现共存共荣的价值取向。最后,要十分关注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的隐性问题,善于转化、消弭不利因素。
    总之,学习、领会和贯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理念,要体现在工作实践中,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努力搞清楚:究竟什么是和谐校园,其标准及评估体系?怎样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的特点和规律、优势和劣势?不断提升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和效果。引导会员重视、参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活动,共同维护和谐校园的环境和氛围,为内涵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