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办学的生命在质量,而教师是决定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校正面临着老教师大量退休,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现状,今天的青年教师是支撑学校未来发展的一大支柱,他们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办学质量和生存发展。因此,重视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是高校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在快速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应该十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学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当作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紧抓好。
一、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师资队伍的新老交替是自然规律,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青年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青年教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深入研究我国加入世贸和高校扩大招生形势下的高校青年教师工作,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对我们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就目前的现状来看,高校的骨干教师年龄偏大,新老交替形势严峻。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年龄断层”,“学术断层”现象,高校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骨干教师年龄偏大,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形势十分严峻。
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他们学历层次高、精力旺盛、思想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政治热情高、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勇于探索;经过正规系统的培养教育,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新技术和新信息,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但是高校青年教师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由于自身条件优越,他们对社会、对学校期望过高;上进心强,但理想与实际不能很好地统一;勤奋好学,但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关心改革,但缺少对社会现实的深入了解。总之,无论在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实践,还是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科研能力等方面,高校青年教师都处于接受培养、不断提高的重要时期和关键阶段。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素质优良的教师来完成,其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很重要的,它是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前提。青年教师虽然受过高等教育,但从思想觉悟上来看,往往还不够成熟,因此,应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青年教师培养和教育的第一步。
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教育必须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思想教育工作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应了解广大青年教师真正关心哪些社会问题,研究青年教师思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设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才能使思想教育工作富有吸引力,从而取得实效。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教育原则,遵循青年教师思想认识发展的特点,重视教师的个体价值与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帮助解决教师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才能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从多方面做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需要在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师德修养、加强师德培训、完善师德规范等方面下功夫。
2、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奥德佛的《ERG理论》认为,人的生活存在着三种基本需要:生存需要(existence)、相互关系需要(relatedness)和成长发展需要(growth),如果较高层的需要满足得越少,则对较低层需要的渴求就越多。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在青年教师较高层次的需要上加强引导,要逐步改善青年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为青年教师提供良好的待遇,在基本满足青年教师生存需要的基础上,着重营造一个宽松自由、鼓励创新的成长环境,不断满足他们的人际关系和成长发展的需要。
3、强化业务能力和素质
高校青年教师要做好教育工作,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光凭满腔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需要掌握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各级领导要有识才、爱才、惜才、用才意识,积极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和温馨的生活条件,让青年教师苦练基本功,夯实基础,加厚功底,自我成才。
高校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素质,要积极推行业务进修,通过岗前培训、实践锻炼、学位进修等形式,多管齐下为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创造条件。要邀请教育行家来学校讲学,拓宽视野,参加各种短期培训,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高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另外,高校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在岗学习,要提供在职学习的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实际工作中真正重视青年教师培养教育工作。
4、注重在实践中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注重实践性环节的培养。为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和锻炼,对新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实践锻炼。
在教学工作中,应有意识地把一些重要的教学任务交给青年教师,让他们承担或参与教学改革, 给青年教师施压力,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在教学第一线见世面、长知识、增才干。
科研工作也是提高青年教师素养的“源头活水”,要强化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青年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帮助他们根据自己专业特点与实际需要来确定研究方向,并落实项目和经费。
在学院的管理工作中,应吸纳青年教师参加。一方面,增强他们热爱学校热爱集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工作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为干部队伍培养接班人。
5、推行指导教师制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教育,要坚持“传帮带”,推行指导教师负责制。随着教师退休高峰的来临,许多高校目前正处在学术队伍大规模更新换代的紧要时刻,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尽管高校青年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但他们缺少教学经验,应指派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师徒对子,负责新教师的思想政治、业务进修、教学科研的引导和帮助,从思想、教学、科研等方面对青年教师全面指导和多方帮助,为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提供大力支持和有力保证。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等闲视之。高校青年教师要克服学风浮躁、急功近利之风,学习老教师甘当人梯的精神,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各尽所能,扬长避短,用共同的理想、和谐的感情、紧密的合作、顽强的拼搏,加强群体优势,形成学术梯队,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秀、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相对稳定、充满活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