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高水平特色大学必须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党风、校风的形成,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拚搏的精神面貌,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所以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师德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紧迫的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有关师德建设的实践和体会。
一、师品,德高为范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据有关调查表明 教师是学生一生中最信赖、最崇敬的人,也常常是最能影响学生的人,所以教师的道德表现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趋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他们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传接者。
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为此,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德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教育家加里宁说:“加强对培养人的培养比直接培养人更为重要。被教育者能力的提高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前提的”。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素质教育正在日益深入人心,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以师德建设为核心,铸造师魂,提高师能。
师德建设首先要加强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和政府的有关提高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把这项工作作为对教师进行师德建设的前提工作,使每个老师都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其次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师德建设需要外部的教育和社会的影响,但更需要教师的自我教育,心灵的自我净化。道德的自我完善是师德建设的内在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熏陶其思想、颐养其性情、培养其精神,从本质上提高其道德水准。
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二、师智 学高为师
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对教师而言:一是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二是要有广博的相关领域知识,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结合力,满足学生广泛的求知欲。三是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及时吸收、存储学科前沿、学科知识与研究成果。
为此,我十分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政治上关心他们成长的同时,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和提倡他们进修业务、提高学历。
我系有2名教师在攻读博士,为了使他们能安心学习及提高工作效率,我利用E-mail便捷、快速的优点,创建了“热线高分子”,向全系教师传达通知,布置任务,交流信息等,至今共办了63期。
2003年王锦成、王继虎两个青年教师进校后,我作为指导教师对他们从思想、业务上进行了带教。首先向他们介绍我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激励他们努力工作,开拓奋进;其次使他们感受到做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以及作为身负教书育人的重任,进而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听他们的课、借给他们备课笔记、与他们交流上课的体会,使他们能较快地进入教师的角色;我与他们一起组成学术团队参加科研项目:2个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4个横向项目。我从橡胶的配方设计、原材料的选用、加工工艺的确定到性能测试的全过程,进行传授。经过努力,他们已基本掌握了橡胶制备的全过程,能进行橡胶课题的自主研究。
进校刚过两年,他们已取得了飞速的进步:王锦成博士去年光荣地入了党,被破格提升为副教授,今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SCI文章2篇,核心刊物2篇;录用了SCI文章3篇,EI文章2篇;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2篇。王继虎硕士也以第一作者发表了2篇论文,录用了2篇,他还担任了学院的院办主任。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系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正逐步趋向合理。而高学历的老师们也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化为教学的能力,不断提高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能力和水平。
高分子系现有6名教师,其中中共党员有5名。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助教1名。教师学历层次高,其中博士2名,在读博士2名,硕士2名,硕博比100%。年龄结构年轻化,除1名教师大于50岁,其余都小于40岁,平均年龄为36.8岁。我系去年有1位教师获上海市育才奖,1位教师获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名青年教师评为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后备人选,1名青年教师破格提拔为副教授。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开双语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进行科研项目、发表SCI,EI文章,使系里的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高。
三、师能 以人为本
“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因此,人性化的教育服务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相信学生的潜力和发展潜能,真正视学生为个体与主体,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引领学生积极地投入。教师不是强求学生接受学校与教师的立场,而是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德莫克利特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所以,我们要学会去点燃学生的兴趣,点燃理想,点燃智慧,点燃人格,点燃对于生命的渴望与追求。
对学生的爱,最根本的就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是我系的特色活动。而大学第四年的毕业设计环节则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为此,我们非常重视这个阶段对学生的训练,来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由于教师学能的提高,我系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前沿,内容充实,实验手段现代化,并应用了各类大型仪器进行性能测试: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失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场发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等。我系郑妮同学的毕业论文《有机蒙脱土/聚氨酯/端羟基聚丁二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获得了第十一届化学化工类本科毕业生优秀论文交流会一等奖。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36位同学与教师一起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其中有17位学生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了高质量的科技论文。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创新。尽管教育的课程在变、教育的模式在变,但开智启蒙、传承文明、塑造人格的教育本质没有变;尽管教育的方法在变、教师的观念在变,但甘为人梯、引领未来、为人师表的教师职责没有变。为了教育的理想,为了理想的教育,让我们在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